
中印尼“兩國雙園”中方園區林雙偉 攝
開放是福建的重要優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福建和廈門要適應形勢發展,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深耕細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再立新功。這為福建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上奮勇爭先提供了科學指引與根本遵循。
一年來,全省上下牢記殷殷囑托,持續加快對外開放步伐,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和創新發展平臺提升行動,深入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深入打好新時代新“僑牌”,聚力穩外貿穩外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走向未來。
種好“改革試驗田”
9月15日,捷報傳來。商務部印發推廣自貿試驗區第六批“最佳實踐案例”,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主動參與制訂國際海事運輸規則 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案例成功入選。該案例著力打通化工級重晶石粉出口堵點,向世界輸出“中國方案”,有力展現福建自貿試驗區聚焦制度創新、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
作為改革開放的綜合試驗平臺,自貿試驗區正是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載體。自掛牌運行以來,福建自貿試驗區緊緊圍繞“改革創新試驗田、兩岸經濟合作示范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放合作新高地”的戰略定位,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順利完成了400多項試驗任務,累計35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10項試點經驗列入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乘勢而上,再啟新程。今年,我省制定出臺深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的工作方案,項目化、清單化研究推進提升戰略67項工作任務,努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邁向新臺階。
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福建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堅實支撐。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制度型開放的33項試點措施,已全部落地實施并取得顯著成效;持續推進重點行業再制造產品進口試點,推動數據跨境流動監管模式創新,各項措施應用場景和實施成效正在持續擴大。
加快實施創新發展平臺提升行動,為增強開放合作競爭注入蓬勃動能——
從一組方案,看產業鏈升級蹄疾步穩。在福州自貿片區,世界級數字貿易產業集群正在拔地而起;在廈門自貿片區,全球第三方航空維修“一站式”基地建設如火如荼;在平潭自貿片區,全球化物流貿易通道越拓越寬。各片區圍繞重點領域制定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方案,不斷推動創新發展平臺提質升級。
從一個項目,看創新能級加快提升。1月9日,貝萊勝電子(廈門)有限公司非自產保稅維修項目正式啟動,為福建再添“全國首創”,實現醫療器械保稅維修從“修自產”到“修全球”的跨越。
從一扇窗口,看跨境貿易更加便利。建設全國首個海上運輸“單一窗口”,提供港口間船舶信息共享服務,覆蓋100余項功能,全面優化海上運輸和國際貿易整體效率。
強化系統集成創新和復制推廣,開全國之先河,創時代之先鋒。福建自貿辦推出第21批25項制度創新成果,船舶轉籍“不停運辦證”、出口轉關“集裝箱申報單”預申報通關模式等14項改革在全國率先實施。全國首個“自貿+跨境”數字貿易全產業鏈集聚區——閩江數字貿易走廊落戶;閩粵港澳“跨境一鎖”快速通關正式啟動;全國交通運輸業首部關于鋰電池海上安全運輸技術要求的推薦性標準發布……
先行先試創佳績,奮勇爭先立新功。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抓手,福建正在加速構建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深耕“海絲”核心區
9月21日,海杰航運“伊斯坦布爾橋”號集裝箱船順利完成在福州港江陰港區的首次靠泊作業,將以19天的創紀錄時效直達歐洲基本港。
潮起東南,向海而歌。2000多年前,海上絲綢之路以泉州為起點通達天下,成就一段經貿往來、人文交往的流芳佳話。而今,國家明確提出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政治責任,把加快建設“海絲”核心區作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在服務和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中深耕細作、久久為功,在鞏固拓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重要通道功能上勇立潮頭、揚帆致遠。
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走深走實。作為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框架下首個開展務實合作的項目,金磚創新基地設立以來結出累累碩果。福建建設了金磚國家新時代科創孵化園和8個新工業革命領域賦能平臺,累計舉辦高規格國際交流活動40多場,開展線上線下人才培訓活動90多場,簽約促成項目107個,總投資超506億元。
中印尼“兩國雙園”平臺建設成果斐然。福建積極探索建立產業互聯、設施互通、政策互惠的雙園結對合作機制,依托福州元洪投資區,對接海洋漁業、熱帶農業等五大跨國合作產業鏈合作項目36個,總投資519億元,目前已落地項目17個,總投資約315億元,一條跨國經濟走廊已然成型。
“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提速。148條命名航線編織起連接48個國家和地區共150座港口的全球航運網絡,成為服務“一帶一路”貿易的海上大動脈。通江達海、晝夜不息的物流,承載著“中國制造”通向世界的每個角落。
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提檔升級。海絲中央法務區集聚法務、泛法務和法務科技企業超過4000家,法商融合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國際商事海事糾紛解決體系不斷完善,法律服務網絡覆蓋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勇擔新使命,闊步新征程。福建將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共創發展新機遇、共謀發展新動力、共拓發展新空間。
打好時代“新僑牌”
福建是著名僑鄉,約2000萬閩籍華僑華人分布在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立足僑鄉優勢,用好用足“僑”這個鏈接世界、擴大開放的寶貴資源,是新福建建設的重要命題。
9月19日,福建省深入貫徹落實“大僑務”觀念、打好新時代新“僑牌”座談會在福州舉行。會議指出,福建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深入踐行“大僑務”觀念,堅持黨對僑務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服務中心大局,堅持“根、魂、夢”工作主線,堅持國內外統籌兼顧,扎實推動僑務工作高質量發展,持續為新福建建設注入動力活力。
團結凝聚僑心,系牢共同精神紐帶。組織開展閩僑精英故鄉行、海外閩籍華商研習參訪等活動,用好閩籍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等各類涉僑聯誼平臺,提升“閩僑會客廳·共話家鄉情”聯誼交流效能。成功舉辦紀念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系列活動,把傳承弘揚嘉庚精神融入全省僑務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實施“閩籍華僑華人尋根工程”,積極幫助海外僑胞尋根謁祖、聯絡親緣;發揮絲路華教聯盟作用,引導服務海外華裔青少年學習體驗、浸潤中華文化。
大力招引僑資,聚焦服務發展大局。深入實施閩商回歸工程,善用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世界閩商大會、“海絲”僑商投資貿易大會等平臺,為海外僑胞回閩投資提供更多便利條件,促進更多資源要素匯聚福建,實現互利互惠共贏式發展。
廣泛匯集僑智,激發僑界人才活力。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僑智發展大會,構筑僑界人才服務新平臺。線上打造“僑智匯聚才引智平臺”,線下優化升級“僑智匯人力產業園”。完成“僑智匯”展廳建設,吸引5000余名海外高層次人才注冊,促成87個合作項目落地。
攜手共聚僑力,精準賦能僑胞發展。深化“暖僑行動”,進一步優化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涉僑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和要素,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設立僑胞法務之窗,持續提升我省全面深化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質效。探索建立各層級“僑胞之家”,打造創新創業發展便利環境。
外貿外資“雙驅動”
椰風送爽,我省31家代表性企業及3個區域公用品牌亮相第五屆消博會,打造具有辨識度的區域品牌集群。珠江之畔,千余家閩企出征第137屆廣交會,充分展示各領域創新成果和發展潛力。潮涌鷺島,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福建共簽約項目887個,投資額58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1.5%、51.2%。各類國家級展會上的福建身影,正是我省奮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鮮活寫照。
今年以來,面對更趨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福建外貿在重重挑戰中韌性突圍。
政策領航,助推外貿量穩質升。先后出臺系列穩外貿政策,全力促進外貿平穩健康發展。1—8月,全省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分別繼續保持全國第七位、第六位、第七位。鋰離子蓄電池、電動汽車、光伏產品等“新三樣”產品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民營企業主力軍作用更加突出。
直面風雨,合力應對外部沖擊。加強企業分級分類幫扶,積極舉辦“助力萬企成長”等外貿輔導培訓,重點開展外貿支持政策宣傳解讀。各大商貿流通企業與電商平臺紛紛出手,全鏈路支持外貿優品拓內銷。
主動出擊,大力拓展多元市場。深入實施“福品銷全球”拓市場系列活動,貿易伙伴遍布全球,2025年出境參展拓市場名單擴大到631場,發布50場新興市場和12場優勢產業主題展名單。1—8月,我省對歐盟、拉美、非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10%、10.8%、15.2%。
優化生態,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實現全省全覆蓋;海外倉總面積超230萬平方米,居全國前列。強化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協同,加大對重點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通過“單一窗口+出口信保”模式全力支持中小微企業。
外貿頂壓前行彰顯韌性,外資穩中提質開放共贏。1—8月,全省實際使用外資21.4億美元,同比增長7.9%,高于全國21.2個百分點。開發區貢獻了全省43%的地區生產總值、70.6%的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41.8%的稅收收入、63.8%的進出口總額。
精準施策,為外商投資厚植沃土。積極推動《福建省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若干措施》落地見效,出臺《福建省穩外資行動實施方案》,多措并舉推動引資大省建設。
創新機制,為投資增長注入活水。落實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要求,精心策劃“投資福建”全球招商系列活動,實施穩外資攻堅系列專項行動。
全力攻堅,為項目落地保駕護航。建立全省簽約項目聯合推進工作機制,對謀劃、協議、合同、前期、在建、投產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保障中沙石化福建乙烯項目”經驗做法成為全國典范。
傾心服務,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連續多年開展“送政策穩信心”“促增資擴產能”專項行動。為已投產重點外資企業確定“首席服務官”,“一對一”跟蹤服務。充分發揮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外資企業問題訴求收集辦理系統、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協調等機制作用,著力解決外資企業所需所盼。
更實舉措促進外貿行穩致遠,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加快構建外向型經濟新體制,福建對外開放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
開放,賦予了八閩大地向海而生的雄渾魄力,淬煉出福建人民愛拼會贏的進取精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福建將堅決扛起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使命擔當,積極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讓“通江達海”的開放基因迸發出更加磅礴的發展動能。(記者 尤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