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扛起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使命擔當
——習近平主席致第二十五屆投洽會賀信在我省引發熱烈反響
9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二十五屆投洽會致賀信,在我省引發熱烈反響。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紛紛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賀信精神,牢記囑托、勇擔使命、敢拼會贏,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
“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充分體現了對‘9·8’投洽會的高度重視,展現了我們國家致力于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全球開放合作、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的堅定決心。”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外經處副處長吳金平表示,福建是對外開放的前沿省份,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實踐中走在前、作表率、立標桿,是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使命任務。作為政策咨詢部門的研究人員,我們將以賀信精神為指引,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拿出更多有深度、有分量、有針對性的決策咨詢成果,為我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注入更多的智慧源泉。
“習近平主席再次向投洽會致賀信,深刻闡明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大意義,令我們備受鼓舞,也深感重任在肩。”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陳奇說,非常有幸能參與本屆投洽會籌備工作,同時一路見證投洽會發展成為全球投資者深化務實合作的有效平臺。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賀信精神,立足商務工作“三個重要”定位,搭建更高效務實國際合作新平臺,積極開展招商推介、項目對接和經貿洽談,不斷提升投資促進業務專業化水平,助力我省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習近平主席的賀信,既是對投洽會發展成就的充分肯定,更為新時代投洽會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廈門)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原副主任鄭智是投洽會發展的親歷者和推動者。他說:“投洽會不僅是中國招商引資的窗口,同時也是促進全球投資合作的一個重要橋梁和紐帶。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賀信精神,把投洽會辦得更好,為新時代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習近平主席賀信中的這句話,讓“絲路海運”國際聯盟秘書長、福建絲路海運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南備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李南說:“我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和行動。未來,‘絲路海運’將以賀信精神為指引,進一步推動港航貿一體化發展,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為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貢獻力量。”
41年前,中建三局三公司原副總工程師蒲生孝臨危受命,奔赴廈門,帶領建設者日夜奮戰建設廈門富山國際展覽城,創造了“富山速度”。投洽會的前身正是1987年9月6日在富山國際展覽城舉辦的“閩南三角區外商投資貿易洽談會”。“作為建設者,習近平主席的賀信讓我們備受鼓舞。”蒲生孝說,我認為富山國際展覽城為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初期搭建了一個招商引資的平臺,借由這個平臺,一扇“大廈之門”越開越大,讓廈門走向世界,更讓世界了解廈門。
“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強調了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畢業于集美大學的何慶平,是2000年投洽會的志愿者。他說:“我畢業后就進入國際貨運行業,借助投洽會這個窗口,我們見證了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比例與日俱增,這是國家經濟實力強大的表現。”
“習近平主席的賀信激勵我們持續深耕跨境倉儲與物流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國際布局。”縱騰集團副總裁李聰說,企業將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立足全球跨境電商基礎設施服務商定位,持續完善全球化供應鏈服務體系,與各國合作伙伴分享發展機遇,助力更多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駢文景說,投洽會作為一個能夠削減交易成本的平臺,有效降低了國際合作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福建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此次盛會更是成為區域經濟嵌入全球價值鏈的關鍵支點。中國所推動的包容性全球化,正不斷重構著以發展為導向的國際經貿新規則。
“我們要以高水平營商環境促開放、促發展。”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林翊說,福建省是中國最早實施對外開放政策的省份之一,也是著名僑鄉、僑務大省,可以發揮海外閩籍華僑華人在全球分布廣泛、人數眾多的特點,打造集“鄉音、鄉親、鄉情”三位一體的故土紐帶,增強海外華僑華人的依戀感、歸屬感、認同感,形成“常回來”與“走出去”并舉的特色經貿文化交流模式,發揮全球華僑華人的集體智慧,為我國經貿參與全球、貢獻全球、造福全球提供“福建智慧”。
習近平主席的賀信精神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和“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福建省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干部職工紛紛表示,將以賀信精神為指引,持續優化港口基礎設施,深化港產城融合,大力發展港口經濟,拓展航運金融、貿易物流、信息服務等臨港產業,增強港口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使港口成為深化全球投資合作的有效平臺,為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助推包容普惠的經濟全球化貢獻福建港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