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視劇《沉默的榮耀》的熱播,我黨潛伏在臺灣的革命先輩們那一段隱秘而偉大的歷史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諸多烈士的英勇事跡感動了萬千觀眾。
劇中,吳石將軍赴臺前輕念的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像一根細針,輕輕扎進觀眾的心。這不是豪言壯語,卻是最決絕的誓言。吳石曾任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1947年起,吳石為中共傳遞核心情報,涵蓋長江江防圖、福州及臺灣軍力部署等,助力渡江戰役與福州解放。就在解放戰爭的尾聲,深藏于白色恐怖的臺海孤島,他用生命踐行“臺灣必歸”的信念,當他在獄中以鮮血寫下這四個字時,個人命運與家國命運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共振——個體的“不回”,換來了歷史的“必歸”。
“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對我翁。”吳石烈士就義前留下絕命詩,展現出他大義凜然、赤誠為國的英雄氣概。連日來,全國各地群眾絡繹不絕地來到福州倉山區螺洲鎮的吳石故居獻花、致敬,參觀、瞻仰,追思、緬懷,每一天都有令人感動的故事。
在吳石將軍雕像前,兩個花架靜靜佇立,花束清新素雅,卡片上寫著“一縷清香祭英烈,滿腔崇敬寄哀思”。雕像下方,還整齊擺放著三張照片,均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上我國新型武器裝備的雄姿,象征著今日國家之強盛,以告慰英烈在天之靈。“三軍統一寶島日,定祭吳賢報佳音”,藏青綴金色的艦帽呈供在吳石將軍雕像前,引得公眾連連駐足圍觀。一撥接一撥的民眾為吳石將軍敬獻鮮花,鞠躬敬禮;留言墻上寫滿了對英烈的追思和對祖國的祝福。此刻,吳石故居已不只是一處歷史舊址,更成為傳承英烈精神的生動課堂,他們在吳石將軍雕像前的每一次駐足,都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禮。
英烈榮光,民族脊梁。英烈精神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尊崇英烈,貴在傳承精神。令人欣喜的是,吳石故居作為重要的紅色文旅資源,日益受到重視,目前福州市、倉山區兩級相關主管部門正在籌建吳石將軍紀念館,相關項目的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與此同時,螺洲古鎮的文旅提升工程也在加速推進,后續將結合古鎮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底蘊,策劃有特色的紅色研學線路,進一步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許多觀眾紛紛建議,福州市可以規劃命名吳石大道、吳石廣場(公園)以及命名“吳石號”動車組。命名吳石大道,讓英雄的名字與城市的發展緊密相連,當市民穿梭于這條大道間,英雄的精神便會潛移默化地浸潤人心,成為激勵人們奮勇向前的無形力量;命名吳石廣場(公園),可成為城市紅色文化的重要展示地,在這里舉辦紀念活動、紅色宣講、主題展覽,既能讓市民近距離感受英雄精神,也能吸引外地游客前來緬懷,讓福州的紅色文化名片更加鮮亮;命名“吳石號”動車組,將英雄精神的傳播范圍從城市延伸至更廣闊的天地,讓更多人銘記那段崢嶸歲月,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無論哪一個時代,英烈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社會前行的強大力量。期盼崇尚英烈蔚成風尚,厚植精神沃土,賡續紅色血脈,光榮永遠傳承,英雄永不獨行。(何祖謀)